欢迎莅临青岛市股权与创业投资行业协会!
新闻资讯

会员风采 | 青松资本:一份优秀投资“成绩单”的启示


2020年,青岛资本市场实现了爆发式增长,青企上市之路不断加快,积极拥抱资本市场,而资本的敏锐嗅觉,也为青岛带来了优质的企业与项目,有力地推动着青岛产业版图加速重构、升级。


资本力量大放异彩的背后,是青岛越来越善用市场逻辑来谋求产业与城市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创投风投机构的作用不容小觑。


青松资本是成长与青岛本土的一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不久前,青松资本盘点了过去一年的成绩,交上了一张优异的投资“成绩单”。


在过去的2020年,青松资本业绩实现了翻倍增长,新增投资项目17个,新增投资额超8.4亿元,新增落地基金15只,新增基金规模38.13亿。此外,还荣获了“山东省现代金融服务业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民营企业十强”榜首,当选“青岛市股权与创业投资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2021年2月26日,青松资本投资项目海泰新光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这也是青岛市启动“高企上市”行动以来的第9家上市高企。截至目前,青岛市共有30家高新技术企业登陆了资本市场。目前,在青松资本已投资项目中,已有4家企业完成上市或并购上市,2家企业排队创业板,11家企业辅导备案。青松资本董事长隋晓透露,预计在2021年,青松资本投资的项目将有15家企业申报IPO,其中,青岛本地企业有7家,包括豪江智能、盘古智能、靖帆科技,欧特美、青禾草坪、以萨技术、中加特。


而更令青松资本引以为傲的是,作为一家青岛本土的投资机构,青松资本对本地产业的洞察和认知有着天然的优势,更能够通过投资实现招商引资,把青岛以外的募投项目、新建产能项目吸引落地青岛。2020年,累计签约投资额达到142亿,尤其是在生物医药版块,青松资本通过投资带动了即墨瑞利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城阳瑞奈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项目落户青岛,有力的助推着青岛生物医药板块加速布局发展。

一个趋势:

企业科技属性增强,“四新”企业增多


在投资过程中,隋晓发现了一个不同于过去的有趣的趋势,那就是这些企业的科技属性非常明显,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技术型企业,在青松资本的被投项目中,技术型企业甚至达到了9成以上,且越来越多的创始人都是技术出身。


隋晓指出,因为聚焦技术,这些企业对标国内外行业巨头,凭借技术创新,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例如青岛的盘古智能,对标了美国林肯、德国贝克等大型风电行业的竞争对手,青岛的中加特,则对标了德国西门子,他们都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完成了产品的进口替代,从而实现“弯道超车”,并积极地拥抱资本市场,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不仅如此,近年来青岛也涌现了许多新经济业态的企业,开辟了新的赛道、新的领域,实现“换道超车”,令人眼前一亮。在青松资本2020年的被投项目中,有两个新经济企业令隋晓印象尤为深刻。


一个是专注于研发制造高端智能运动设备以及提供运动智能化方案的青岛迈金智能。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大健康,对健身及健身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端化、精细化,而疫情的影响也让室内健身成为了许多健身人士的选择。将创新性科技产品融入到体育运动中,提高了产品的使用体验,为用户提供了室内骑行、科学训练、大众健身、全民运动整体解决方案。目前,迈金智能的智能骑行台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另一个则是专注多元化新式茶饮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青岛晨非食品。近年来,新式茶饮逐渐渗入了95后年轻消费群体的工作生活、休闲聚会等多个场景。但提起新茶饮,人们更多想到的是HEYTEA喜茶、奈雪の茶、茶百道等新茶饮品牌,却鲜有人想到新茶饮崛起的“幕后英雄”——品牌茶饮稳定、标准化的品控离不开强大的茶饮原料制造商和冷链供应商做支撑。在新茶饮市场热火朝天的当下,青松资本很快挖掘到了这家“幕后英雄”,青岛晨非食品业务领域涵盖新式茶饮的研发、配方解决方案及生产,新式茶饮系列产品的仓储、冷链配送。通过客制化的合作模式,晨非能够为客户提供专用配方,为客户的出品提供标准化、简约化的操作,替代了门店员工复杂的配方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客户的效率与产品竞争力。


隋晓表示,迈金智能的CEO是技术出身,此前有多年骑行软硬件研发运营经验,而晨非食品的创始人也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创立了这个行业,这种抓住风口机遇,敢于独辟赛道成为行业龙头的新业态、新模式企业,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具有超强的爆发力和高成长属性。与此同时,这也反映出近几年来,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青岛市的层面,都在对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的培育、引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两大产业:

聚焦一强一弱,延长链,补短板


截至2021年1月,青岛市政府引导基金累计参股设立100只基金,总规模1081.9亿元,实缴规模314.7亿元,与业内头部机构以及像青松资本这样的本地优秀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有效扩大了青岛市创投风投的“朋友圈”和“合作圈”。


目前,青岛市政府引导基金参股基金累计已投资项目560余个,投资额超153亿元。其中,其中90%以上为“四新”经济项目,50%以上为初创期、早中期、成长期项目,有力地支持了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


隋晓认为,当前青岛有两大产业需要着重推进,重点布局。一是电力装备产业。电力装备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囊括了高端装备、新材料、信息技术等产业,电力装备产业是青岛的特色优势产业,底蕴深厚,是青岛拥有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产业。目前,青岛市上市电力装备企业超15家,占总数比重超过30%。比如特锐德、东软载波、汉缆股份、鼎信通讯等,此外,还涌现出了云路先进材料、盘古智能智造等优秀的高端电力装备龙头企业作为上市后备军,可以说这些都是青岛的“杀手锏”。而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环保目标的提出,国家对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我们应抓住这一机遇,通过政策支持、基金投资等方式推动电力装备产业继续发展壮大。


第二个需要着重聚焦发力的是生物医药产业。隋晓指出,青岛的生物医药板块还比较薄弱,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上市公司不多,仅有华仁药业、百洋医药以及刚刚上市的海泰新光三家,且细分行业不完善,产业布局薄弱,与青岛这座城市的体量并不相称,亟需补足短板。为此,青松资本深耕医药板块,瞄准国外具有成熟技术的优秀医疗企业以及国内龙头企业,借助资本的力量通过投资将这些企业引进到青岛。美国瑞奈生物医药产业园、美国瑞利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威高国际医疗产业园等项目相继落地青岛。


透过这张投资“成绩单”,我们能够发觉,青岛的私募基金与青岛的产业发展高度融合,资本的流动方向也生动诠释着城市产业升级重构的方向,青岛这座城市,正在资本之手的作用下,悄悄发生改变。


服务热线

0532-87755866

微信服务号